加入收藏 | 学校网站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党中央的这份未来法治中国建设路线图,法学大咖怎么看?

作者: 时间:2021-01-13 点击数: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zywj/2021-01/12/c_1126975008.htm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题:关于党中央的这份未来法治中国建设路线图,法学大咖怎么看?

  新华社记者白阳

  最近,法治领域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

  中共中央日前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对新时代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这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也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就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专门规划,背后有何深意?规划中有哪些亮点?今后应该在哪些领域发力?多位法学大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法治中国建设专门规划

  “由党中央直接制定并实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在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建淼说。

  胡建淼表示,规划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实践和成就,进一步落实了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法治中国建设目标,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中的转化和体现。“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总体目标,就应当按照规划的要求和部署,分步有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一系统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莫纪宏表示,规划的出台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成果,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新篇章。

  他认为,在现阶段,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规划体现问题导向、回应群众需求

  规划明确,聚焦党中央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法治建设薄弱环节,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增强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专家普遍认为,规划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体现了对群众需求的回应。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表示,规划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针对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合宪性审查工作、涉外法治工作、区域协调发展法律问题、失信惩戒与社会信用立法问题、暴力伤害医务人员问题等,均提出了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法治化治理措施和相应的建设目标。

  此外,规划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治建设预期性指标体系。比如,要求“国务院部门权责清单于2022年上半年前编制完成并公布”“2022年年底前建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2022年年底前实现诉讼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等。

  “这些目标体系如同‘指挥棒’,将引导法治中国建设实践,夯实法治中国建设基础,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任务如期完成。”付子堂说。

  落实规划应该怎么做?

  时不我待。“十四五”期间,我们应该如何贯彻落实规划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

  “从现在开始到2025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形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初见成效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努力实现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有效、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内法规体系更加完善。”胡建淼说。

  莫纪宏认为,要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比如,大力推行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以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海事等专门法院建设。

  此外,还要切实加强对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莫纪宏建议,健全政治督察、综治督导、执法监督、纪律作风督查巡查等制度机制;加大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纠错力度,提升行政复议工作的效率;完善刑事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工作机制,建立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对讯问合法性进行核查制度,完善司法人员惩戒制度等。

Copyright (C) 2009-2010 蚌埠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东海大道2600号 联系电话:0552-317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