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不断加强和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着力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以印制课程专用实践教学手册为依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观“影”体“悟”:电影《横空出世》观后感
为了积极引导学生铭记新中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九月上旬课程组利用实践教学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经典电影《横空出世》。影片主要讲述了冯石将军和科学家陆光达带着科研部队在西北荒漠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完成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的故事。
习近平同志2011年1月26日在看望航天科技专家孙家栋院士时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观影结束后,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观后感撰写。同学们纷纷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而感动,纷纷表示将不忘历史、铭记先辈,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努力学习、勇于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榜样的力量”:我眼中的青年榜样
为了引导学生青年学生崇敬英雄、学习楷模,锚定人生奋斗的“精神坐标”,九月中旬课程组组织学生讨论并撰写“我眼中的青年榜样”。通过资料搜集、小组讨论,同学们共撰写了21个青年榜样的故事。
同学们搜集的青年榜样故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既有新中国第一位青年“偶像”雷锋,又有“基层干部”焦裕禄;既有工人代表铁人王进喜,又有“人民公仆”孔繁森;既有“扶贫书记”黄文秀,又有“追梦天使”江梦南……
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在搜集和整理榜样故事的过程中,接受了生动的党史和团史教育;在鲜活的青年榜样故事中,更加具象化地体悟到“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纸短情长”:写给祖国的三行情书
为了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励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中,在国庆来临之际,课程组开展“纸短情长:写给祖国的三行情书”主题活动。一周的时间内,教研室共收集“三行情书”105条。同学们的作品虽然仅有“三行”,但是却“纸短情长”。
本次“三行情书”的创作,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体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既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又让同学们在挥洒才情的同时厚植了家国情怀,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对爱国主义的内涵有了更深体悟。
新时代、新任务、新使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将继续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形式,努力推进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不断激励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充分发挥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
(熊韵波/审 卓玥/文、图)